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黄帝内针要点汇总

    来源:现代生活网      作者:徐万燕   2023年08月23日
分享到:

黄帝内针源自《黄帝内经》,其传承绵密久远,有文字记载的传承已有十数代,代代皆为单传,至这一代传人杨真海老师,始公之于众。杨真海先生幼承父训,耳濡目染,为此针法的传承人,专心于黄帝内针的研究与实践,并于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探索临证与传承经验。有感于该门针法之效验与简便,更感于众多病患之痛苦,杨真海先生发心广传此针法,以期利国利民于久远。

内针应用广泛,临床上不仅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疼痛、痛风等临床常见痛症常有针到痛止的疗效,对中风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胃炎、哮喘、咳嗽、咽炎、鼻炎、感冒、发热、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干眼症、近视、失眠、美尼尔氏综合征、耳鸣、更年期综合征、荨麻疹、湿疹、牛皮癣等临床常见病及疑难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黄帝内针总结

《灵枢经》开篇黄帝向岐伯请益时,就说到:“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意思是说黄帝想请岐伯传授他一种简单方便的针灸理法,传递给天下的百姓,不用吃药就可以让身体恢复健康。故此,针刺本不应该难学难用。

黄帝内针通过六经辨证将病症分在三阴三阳六经,又通过三焦同气、经络同气和审阿是穴将取穴范围逐步缩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学人只要通过牢记十四经络分布、走向和“四总则”,即可循“六、三、二、一”步骤万举万当。

一、识证(症)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

证——病证、病因、病治(三合一)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唐-许胤宗

二、总则

(1)上病下取,下病上治

(2)左病右取,右病左治

(3)同气相求(三才同气【天地人、上中下、三阴三阳】、三焦同气)

(4)阴阳倒换求(例如:髋胯等下焦地部→上焦天部腕踝)

注:穴可失,经可离,同气不能丢。

经络同气

1.手足三阳经(同气)

image.png

2.手足三阴经(同气)

image.png

说明:

手足少阴的第三个对应中,足少阴肾经在相应的循行部位没有正穴。之所以取长强穴旁开0.5寸为对应,是因为足少阴肾经从长强穴旁开0.5寸处进入腹内,是我们能于体表找到的与极泉同气的最佳点!

image.png

说明:

手足厥阴的第三个对应,与上述的少阴类似,手厥阴于肩的下焦地部与阴廉相应处,也没有正穴,腋前大筋的选取亦是依据于同气。

关于腋前大筋,我要多说两句,这个地方对于急症,尤其是心血管的急症,比如急性心绞痛发作,是很管用的一个地方。

心绞痛一般都发在左胸(异位心的除外),此时用力以拇食中指提捏大筋,往往很快就能缓解。陂前大筋的运用虽有经验的成分,但还是不出同气,大家务要用心!

3.手头足经络(同气)

image.png

4.手(掌)头同气

中指指尖——头顶部——厥阴

食指侧面——面颊部——阳明

手背——头侧部——少阳

拇指(背侧【大骨空】)——鼻部——太阴

5.颈项经络〔同气)

image.png

6.肩部经络(同气)

image.png

说明:

这里我们虽说是肩部经络同气,但实际上包括了整个背部的上焦区域,也就是从膈俞或至阳穴水平线至大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其中,肩贞穴、天宗穴周围及整个肩胛,包括胸椎1至胸椎7的背部,都属于太阳经分布区域。

比如一位右肩疼痛的患者,如果右臂上举障碍,右手不能摸到左耳,那么问题多半在哪呢?在太阳!在太阳就要求太阳同气,上肢可以选支正穴,下肢可选酣阳穴。肩周炎不算什么大病,但引起的疼痛和肩臂功能障碍却是不易承受,时间长的往往困扰数年。

肩周炎的病证除了问清疼痛的具体位置,如肩前疼痛的很多,这个部位属太阴,在上肢可选经渠穴,在下肢可选三阴交穴。

另外,尚需根据肩懦功能的不同障碍来区分所病,如陂前大筋属于厥阴,一般表现为上肢向后障碍,或者上抬外展受限,若属此类肩臂功能障碍,那么应考虑厥阴同气,于上肢可选内关穴,下肢可选三阴交穴。

肩部的疼痛在少阴经的区域比较少见,不过有的心脏病患者的不适可向腋窝牵扯,这时就需考虑少阴的同气,于上肢可选通里穴,下肢可选三阴交穴。

7.腰部经络(同气)

image.png

说明:

一般来说,腰部并没有特别严格的定义,大抵从胸7到腰5,或从膈俞穴(肩胛下角)以下都是腰的范围。当然,细分起来,还有骶部。

腰部主要分布的是足太阳经,当于太阳经中求同气。但是胸12至腰1段的不适,往往求太阳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可以结合少阳同气,前助的不适可以求少阳,后肋不适照样可以求少阳。

8.三焦经络(同气)

下方表格标红色字体的穴位为精简版36穴;标*的是未归于十四经脉的穴位。

image.png


《黄帝内针》四总则

总则一: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总则二: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总则三:同气相求;

总则四:阴阳倒换求。

《黄帝内针》禁忌

1、肘膝以上及整个躯干和头部禁针(安全第一);

2、患处禁针;

3、不信者禁针;

4、特殊情况不用针,如疲劳,饥饿,过饱,酒后;

5、皮肤受损处不施针(内针为我们选择针处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黄帝内针》特色

黄帝内针的特色是针对证(症)施治,所谓的证(症)有譬如【酸麻胀痛痒寒热】。施针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为治疗有效。

具有【简单,安全,显效】的特征。简单,是简单易学易用。安全,是肘膝关节以下施针确保万无一失。显效,是有效且见效快,“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内针的主要思路实际上是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一篇中说道:“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

针刺的作用主要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对于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的酸麻胀痛痒寒热有非常好的调治效果。针刺尤其善于调气血,针灸的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把能量从多余的地方引导到不足的地方,也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内针并不强调补泻手法,其强调“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认为针刺的补泻不在于手法,而在于经络虚实的自然而然的调节。内针不在乎针感上的得气,内针在乎的是得不得同气,若得同气,则能相求,相求必然有应!我个人在施针后还是会去感受得气的反应, 比如针下沉紧,或有强烈脉跳感。内针施治的整个过程不行针,一般留针45分钟后除针。留针期间,患者只需静静地留意患处,感受疾苦渐去的愉悦!

有时候不便施针时,可以以指代针进行施治,按到点依然能起效,只是效果可能没有针刺效果来的那么快,那么好。

内针施治过程

1、首先判断三才,也叫三焦,即上中下焦。三焦划分是相对的,单独的手掌也能划分三焦。如图示,需要注意的是手足的三焦是倒过来的(应该是按照离躯干远近来划分的)。

依据患处所处三焦位置,按照总则一、二,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在手足上取相关区域。如果取到的是下焦,则按照总则四,阴阳倒换求取手腕和足踝区域。对于辨别不清左右或在中间的,按照“男左女右”来取。

黄帝内针要点汇总 第 9 张

黄帝内针要点汇总 第 10 张

2、辩经络,求同气。是针对六经求同气的,手足各分三阴/三阳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内针针法认为“穴可离,经可失,同气不能丢”。同气分为:经络同气、三才同气。

在所取三焦区域的与患处所在经络相同的经络上寻求穴位或压痛点施针。

3、施针后,症状应当明显解除或缓解。如果无效,说明穴位取错,没有求到同气,应当重新取穴或压痛点。如果有效,但还有其他症状,说明其他经络或许有问题,继续在相关经络上求同气取穴或压痛点,然后增加施针。直到所有症状缓解。

对于头面问题可以在手掌处取类映射。

将双手合掌如下图示。大拇指背侧区域对应鼻子区域,属太阴经;食指前侧区域对应面额区域,属阳明经;中指指间对应头顶部,属厥阴经;手后小鱼际后侧区域对应后脑勺,属太阳经;两边手背对应头两侧,属少阳经。

黄帝内针要点汇总 第 11 张

以上是对《黄帝内针》的总结。确实简单易学易用且效果显著,还特别安全,我初学后就能马上应用于实际症状,快速化解身体不适,这让我在学习应用针刺方面有了很大的信心。

内针在化解身上的酸麻胀痛痒方面的效果,经历过的无不感叹其效果之显著和速效。这样的效果可让患者病痛快速解除或缓解,从而让患者免受过多的痛苦,甚至化解危机,进而可以从容地进行接下来的治疗。

人体阴阳是对应的,有一处实必有一处虚。放到内针思路里我理解的是,我们人体身体的症状是为局部的实(虚),求同气找到施针的点其实是找到那个对应的虚(实)点,针入后,虚实就平衡了,阴阳就调和了,症状就解除了。

另外一种五行针灸看起来似乎更加注重于情志方面的问题调理,而且也更加符合老师课上关于针灸所传达的理念,它需要医者训练出敏锐的观察力、感觉力,要求较高,需要辨别患者五形中的主导形,初学者难以把握。或许对于情志方面所导致的问题可以尝试去寻求五行针灸的治疗,而对于身体气血,内外邪正抗争,黄帝内针更加易懂易于上手且显效。或许在实践内针的过程中,如果增加对于患者情志方面的了解,在解除患者病痛之后,增加情志的疏导与安慰,则能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身体问题。

中医是一门实践型的科学,在明白医理(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要学的)的情况下,不断去实践、验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去实践,有效就是有效,无效就是无效。并且建立跟踪,长期效果如何,是否有副作用,等等。如此,在中医的学习与应用上才能有所长进。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