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请家长每天录1小时语音,看看你对孩子下了多少指令

    来源:智慧父母      作者:未知   2020年10月06日
分享到:

一位妈妈偷偷在家里装了摄像头,最近朋友送给她一只橘猫,她本想在上班的时候看看小猫的行动轨迹。

因为老公一直反对她养猫,就没告诉家里人。没想到,在摄像画面里,她看到了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一幕。

画面一

那天给女儿检查作业,镜头里她突然发火:“这道题对吗?”

女儿一怔,还没反应过劲来。

“又是马虎,说了多少遍了,去,错1道补3道”。

女儿怯生生地说:“妈妈,我累了,能不做吗?”

“不行,去做吧!”

画面二

女儿补完了3道题,还是有一处小错误。

她看到摄像头里的自己已经面目狰狞,自己也被吓到了。她连珠炮地批评女儿时,女儿低着头,一边流着泪,一边按妈妈的要求继续在本子上不停地写着……

画面三

终于,女儿这次全做对了,自己走出房间去忙别的。

房间里,她看到女儿将小身体蜷缩在床上,一边擦眼泪,一边抽泣……

妈妈一直认为女儿太胆小、脆弱、太玻璃心,如果不是看了录像回放,她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直以来在承受什么?



1. “玻璃心”的孩子,很让人心疼

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太娇气,不能批评,一写作业就吭哧,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内心脆弱……

这些孩子,可能正经历大人看不见的痛苦。

为什么现在“玻璃心”的孩子那么多?

在“做智慧父母·开学不焦虑”的大型直播中,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丹老师建议父母,用手机录一个小时的语音,看看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你给孩子下了多少条指令。

“这个字写歪了”、“快点去刷牙”、“怎么还不喝牛奶”、“到洗澡时间了”、“头发没干别躺枕头上”、“去拿书,我们开始阅读”……

仅仅在临睡前1个小时,孩子就可能接收到7-8条语言指令,这些语言指令里,可能还夹杂着大人批评、不耐烦、焦躁的语气。

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每天被不同的指令包围着。

你知道吗?孩子的大脑每加工一条语言指令都非常辛苦,这些语言刺激会让他们特别焦躁,内心充满挫败感;同时也会让孩子特别“易碎”,一点小事就情绪不稳定、哭泣发火。

年龄越小,父母越应该给他们尽量多的身体刺激,少用语言。

你想要让孩子吃饭,把筷子拿给他,或者敲一下碗就可以;你想要孩子刷牙,可以试着写在纸上给他看;

你想要孩子看书,拿来书故意放他手上,书落到他怀里,阅读就开始……

语言减少了,孩子语言中枢的过度刺激概率才会降低,这种调整,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执行,却不带给孩子挫败感。

2.擅于“纠错”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玻璃心”

从小学到大学,好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本,哪道题做错了,再写10遍。

我们总以为孩子多修正自己的错误,就会变得更优秀一些,但事实上,这只能让他们对写作业这件事越来越烦躁、越来越讨厌。

如果问家长一个问题,你更愿意让孩子积累信心、更有学习的动力,还是愿意他一学习就头疼。

当然是前者。

父母都习惯做除草机,把孩子长得不好的草除掉,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真正有效的是帮助孩子种一片新草出来。

改掉一个不好的东西是很难的,一定要孩子改还可能越来越严重,而学习新的东西却很容易,当新草越来越多,旧草所占的比例自然会越来越小。

下一次,拿到孩子的试卷或作业,建议父母先找出两道孩子做正确的题,然后再说那道做错的题,对孩子的表扬,至少要比错误多一倍,然后再慢慢从2∶1增加到3∶1,再变成5∶1。

让你的孩子每天记得自己的成功在哪里,进步在哪里,开心在哪里,哪怕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开心都可以。

家长花心思,这样日积月累,耐心坚持下去,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有学习的动力。

3.孩子的“玻璃心”其实是很宝贵的天赋

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很慢热,不太敢尝试新鲜事物。

这样的孩子有可能是玻璃心,但也有可能他的神经类型跟别人不一样。

比如踢足球的人兴奋起来非常快,可是练射击的人他的神经稳定性特别好,所以他们是特点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孰优孰劣。

假如你的孩子适应新环境慢,说明他的观察和感知觉能力特别精细,就好像是手机拍照片,别人的手机是100万像素,他的是1000万像素,因为像素特别高,他能拍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观察起来就会非常慢。

可是一旦完成任务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会给你带来惊喜,而他将来在这方面也会有特别的优势。

如果你希望慢热、敏感的孩子更灵活一点,必须让他在安全区待够,而不能特别快地把他拉出去,他们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要对环境特别熟悉了,然后心安定下来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妈妈也可以让这样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带一些熟悉的东西。

有的人上大学都带着一个娃娃,都18岁了还需要依恋物,可是这件依恋物对孩子心理意义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跟别的孩子去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孩子,爱你孩子的特别,才是给他最好的呵护。

4.别再给孩子加压了,他们真的会崩溃

我们常常震惊:为什么一个小孩因为被老师批评了一句就跳楼,因为家长一句话就离家出走……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好了很多倍,但压力也大了很多倍。

心理学有项研究,我们去超市买牙膏,有几百种牙膏可以选择,和只有一种牙膏可以选,所面临的压力是不同的。

父母小时候只有一种牙膏可以选,而现在的孩子被信息完全淹没的压力,是从小物质很贫乏的人所不能体会的,而且真的可能致死。

就像我们常常在手机里收藏一些东西,以为留着有用,于是就不停地存,直到手机信息过度饱合,内存不足,接着就会出现速度变慢、卡壳、死机。

我们的孩子时常会从父母、祖父母、同伴、老师那里收到太多的压力,而且这些压力是透明的,大人看不见的。

很多父母说当时我从山沟考到大学多不容易,父母的不容易只相当于爬到了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而孩子所面临的压力是要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登上山顶!

到达了一定高度再往上爬,压力是难以承载的,而且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我们很难想象,在今天做一个优秀的孩子,承载着多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的脆弱是很自然的。

所以,别再给孩子加压了,他们真的会崩溃。

好好保护我们的孩子,好好爱我们的孩子,越是“玻璃心”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给他们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用正确的方式爱他们,他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棒!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