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孔子的开学寄语

    来源:<论语>里住着的孔子      作者:何伟俊   2020年12月12日
分享到:

《论语》共 20 篇,许多篇主题相对集中。但作为《论语》首篇,《学而》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几乎覆盖了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仁、孝、礼、信、道、为政等,其重点是孔子的学习理念和哲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以孔子的这三句话开篇是孔门弟子的精心选择,亦是他们对孔子思想、智慧的心领神会。全书以“学”领衔,不仅体现孔门的为学之本、孔子对弟子求学的殷殷期许,更是他自己的人生历练和感悟。孔子的一生好于学、乐于教,以学习成就人生,“笃信好学”“下学而上达”,登上了自己生命的巅峰。

作为中华第一教师,孔子一生重在教,其教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 侧重学为人之道,希望弟子们通过学走上人生的正道。这样看来,“学而篇第一”就不仅是《论语》这本书第一篇目的标题和符号,更成了孔子学习哲学的风标——“学”而“第一”——学习,是人类的第一特征;学习,是生活的第一乐趣;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学习,是为师的第一本领。

孔子的为学之道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本质,2500 多年前的孔子、孔门之教似乎还在当下。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高深的智慧,高尚的品德),我认为他首先是“学圣”。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孔子时代有天壤之别,但亘古不变的是,学习仍然需要“时习”,仍会“有朋来”,仍然有“人不知”之境,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有“说乐”“愠恼”的情绪体验,学习对生命的价值是永恒的。所以孔子的为学之道乃是本体、通义,不受时限,思接千载,义通古今。

2500 多年前,鲁国国都曲阜,阙里街道。热闹的春节过后,孔子学院又迎来一批新入门弟子。开学第一课,夫子寄语什么呢?孔先生微笑着,用亲切悠扬的语调对席地而坐的弟子们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首篇首章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孔子人生价值和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学”,其视角在关注人、关注人心,以人为本、以人心为本。在那时,他就对学生充满了“心灵关怀”——引发弟子们思考——对人而言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和美的,学习是自己的事,快乐生活即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三者合一。他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鼻祖。

孔子的心灵关怀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殷商之前,人们崇拜鬼神,奉行鬼神文化。自周开始,由崇拜鬼神转而认识到人的价值,开始关注人。到春秋战国时期,又开始关注人“心”。庞朴先生在《中国文化十一讲》中讲到古代“仁”字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是“从身从心”为“仁”。郭店竹简的资料显示,在孔子和孟子之间的时期,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那时出现了一大批带“心”字旁的字。这说明,那个时期在关注人的同时,开始关注人心, 关注人的心理感受和内在精神。

本章孔子说的三句话,从语气上可以揣摩出他希望弟子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做事的快乐、生活的快乐。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孔子是对自己说, 他应该这样说:学而时习之,说哉!有朋自远方来,乐哉!人不知而不愠, 君子哉!可以想象,孔子面对弟子们,用激荡思维波澜、引人深思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希望。

他和颜悦色,面向弟子们倾吐自己的心声:“你们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时时去练习、做事并且把事情越做越好, 自己有了成就感,不是十分快乐吗?”开学寄语的首句,孔子亲切地叮咛弟子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学习、做事,从而享受生活的快乐。

孔子接着说:“远方的朋友来了,多了学习的伙伴,可以相互切磋、分享交流,彼此同学共进,不是应该感到快乐吗?”是的,孔子收徒授教,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地方、国家。同学即朋友,其快乐来自交流和分享。交流与分享必须有自己的“干货”,交流与分享就是思维碰撞、互学共进的过程。孔子开学寄语的第二句话也与“学”相关:朋友一起同学共进共乐,由共学激励、提升每个人,多么愉快的事。这就是后来《学记》里说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最后教导弟子们:“别人不了解自己,心里不怨恨,那才是君子的风度啊!”(“君子”是《论语》等古代经典里的常用词。这里第一次出现,先做个简要的了解。君子的主要意思有三点:一是指君王和贵族;二是指品格高尚的人;三是对别人的尊称。古书中以前两项意思为主。作为读者,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是啊,朋友多了,同学多了,有和合共美的快乐;但是个性各异、情趣相殊,有时难免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所以,对别人的不理解要坦然面对而不埋怨,做个坦坦荡荡的“君子儒”。孔子开学寄语的第三句话还是与学相关: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学习)不要不开心,学习可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摆,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向古人学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可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