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双减” 意味着教育重归家庭

    来源:现代生活网      作者:fela   2021年09月09日
分享到:

“内卷”方兴未艾,“双减”又重磅来袭,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补课是没可能了,学校资源趋近公平,那么就意味着差异化的教育将最终回归家庭,也就是俗称的“拼爸妈”。

可是,“拼爸妈”到底拼的又该是什么呢?

无论陪读还是辅导作业,恐怕除了激化亲子矛盾,让家庭成员血压飙升,大概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可否认,多数父母确实是怀着一颗无比真诚为了孩子“好”的心在“鸡娃”,可战略上再正确也敌不过战术上不给力。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的想法和视野都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与其在道德制高点上跟孩子反复唠叨“都是为了你好”,我们不如学习一下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幸好教育这件事确实是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来指导的,因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来看(几十年来的观察研究),还是从空间跨度来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或者从观察样本来看(不是一家一户的几个孩子,而是几百个),这些研究都非常有参考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最有影响力也最受到广泛认可的四项研究。

研究一:罗森塔尔效应

教育建议:真诚地相信孩子好,并持续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

先一句话简单介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研究中发现,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表现也会相应更好,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后来,这一效应就以研究者罗森塔尔来命名了。

1968年,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一所学校六个年级进行了一项实验。最开始,所有被试参加了一场智商考试,然后罗森塔尔将其中20%学生的姓名透露给老师,说是这些孩子的测试结果比其他孩子好,理应会在学习中有更好的成就。但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罗森塔尔随机选择的,他们并不比其他学生更有优势,对此老师也不知情。不过,惊人的是,在将近一学年之后,这些学生的成绩却有了显著的提高,变得更自信外向,而这样的对比在一二年级学生中更为突出。

罗森塔尔在实验后总结,位于权威(即学校或老师)地位的一方如果持续地传递高期待信息,那么接受信息的一方(即学生)则会按照这样的高期待值要求自己,从而真正实现了高期待。这一研究发现实际上也与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的自证预言心理学现象形成了相互印证。


对孩子来说,除了老师,父母大概就是最能令他们信服的“权威”。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数落孩子时其实就是在降低孩子对自己的期待,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反之,如果我们能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他们也会向着这一方向努力。

不过在实施这一教育建议时,有一个关键的注意事项:高期待信息并不是苍白空洞地说出“你很棒”或者“我相信你能做到”,而是要在态度和情绪中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孩子。换句话来说,孩子很敏感,他们能感受到你是真情还是假意,父母或老师发自内心的欣赏才是孩子进步的内驱力,虚伪的话语只会起到反作用。

还有一点,正如研究中所说,这一效应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才更有效果。 

研究二:归因理论与成长型思维

教育建议:表扬孩子的付出和努力,而非结果

成长型思维,简单的说,就是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获得成长,认为失败和挫折都是帮助自己成长的经验。这与教育心理学中的韦纳归因理论也是互相印证的。



我们在进行成功与失败归因时,认知上会出现两个维度:是否可控(稳定性),内部还是外部。如果经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我能力不够,我太笨”之类的不可控内因,只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越来越沮丧,甚至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用,怎么努力都不会有进步,严重一点儿甚至会导致抑郁情绪。相反,如果坚定信念,认为只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事情就会有所改变,积极的认知带来积极的结果,积极的结果再次加强积极的认知,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成长型思维正是对认知归因模式的一种积极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呢?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曾在解释成长型思维时举过下面的例子。

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很好,此时父母不要说:“你考得很好!”

而要说:“妈妈/爸爸要表扬你,这段时间每天写作业都很认真,考试前也专心复习,你看,成绩果然提高了。”

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天生的基因在很大比例上已经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潜力和天赋,但后天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我们可以改变孩子的认知信念:表扬他/她的付出和努力,他/她采取的解决问题策略,他/她做出的审慎选择,他/她在遇到困难时的坚持。

当然,形成成长型思维需要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影响,关键之一是家长本身也要有成长型思维。千万别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觉得天崩地裂,好像孩子从此一败涂地。正确的做法是,跟孩子耐心聊聊考试没考好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理念,考试没考好并不是失败,而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而来帮助以后的改进和成长。

人生如此复杂又漫长,没有哪个人的命运是被一次失败就能够定义的。 

研究三:吃苦耐劳有责任感的态度直接影响人生走向

教育建议:让孩子做家务,培养“敬业”(work ethic)精神

哈佛大学精神科医生George Vaillant教授做过一项长期研究,研究对象是456名生活在犯罪率高的城区男性,他们大多数出身于贫困家庭,社区里长期存在暴力、毒品等多种问题。而在这样一群已经“失败“在人生起跑线上的人中,有谁可以逃出泥沼获得新生呢?答案就是那些从小帮忙做家务、打零工或者参与校队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最宝贵的人生经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并富有责任感的”敬业“精神。

哈佛大学另外一项从1938年开始长达75年的研究中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想要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最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爱,另一个就是“敬业“精神。

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Julie Lythcott-Haims在她的书《如何养育一个成年人》(How to Raise an Adult)和2016年的TED演讲中阐述了同样的观点,从小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



这里的“敬业”是翻译自英文work ethic,直接翻译过来是工作上的道德标准,其实跟中文里的“敬业”含义更接近,指的就是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也是传统美国文化中极为认可的一种价值观。

可惜,当下很多年轻人并不具备这一人生态度。

比如,《乡下人的悲歌》里作者曾在引言里提到过,尽管提供在当地算比较体面的薪资待遇,他家乡的一家地砖公司仍然很难招到“敬业”的长期稳定员工。19岁的Bob和他怀孕的女友本来急需这份工作来获得医疗保险和生存所需,却仍然三天两头无故旷工迟到,而且从不提前请假,即便工作时间也消极怠工划水摸鱼,在老板因实在忍无可忍将他们解雇之后,又满怀怨恨地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可悲的是,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作者就曾说,在他老家阿巴拉契亚山脉那些落后的小镇上,几代人都陷入恶性循环,不仅对工作没有“敬业”精神,更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责任感,然后再将这样消极的态度传给下一代,贫穷和混乱也因此成为代际之间无法挣脱的困境。 

研究四:父母的情感支持会影响孩子长远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教育建议:坚定地站在孩子一边,成为值得孩子信任的倾诉对象

当孩子遇到困难、受到伤害或者面临挑战时,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

A.    冲到孩子身边,给予安慰;

B.    保持距离,让孩子学会自强自立。

这个场景挺常见的,但到底怎么做才对孩子更好,恐怕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选择,而且貌似都有各自的道理,我们既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又担心孩子会因此产生依赖感。

不过,现在不必纠结了,有科学家针对此类家庭教育现象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2905名25岁至74岁参与者的调查分析,纽约州立大学及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成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与其童年时期得到的父母情感支持成明显的正相关。换句话说,童年时缺乏父母情感支持的人,在成年后出现抑郁症状等心理疾病和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的比例大大增加,而这样的影响甚至会持续到人生的中年和老年阶段。具体说来,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父母情感支持会塑造一个人的自控感、自尊心和人际关系,而这也就因此与一个人成年后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了。

当然,安慰孩子,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并不意味着家长要亲自上阵帮忙解决困难,而是侧重于去表达出同理心,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理解并关心自己的,同时让孩子有机会学习探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此外,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可以让孩子有安全感,同时也就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倾诉,而这不仅对孩子当下的成长有帮助,也为孩子在青春期的过渡做好了铺垫。

青春期又称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体内激素剧烈波动且大脑发育还未成熟,但又急于探索自己的独立性,很容易走进思维误区或做出冲动的错误决定,有时很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会有抑郁自杀或激情伤人的倾向。

此时,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的情感支持就相当于一种前期投资,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苦闷、焦虑、愤怒等情绪时,这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就起到了软着陆的缓冲作用。当孩子认为家里是安全的,父母是让人舒服的倾诉对象,那么无论他/她在外面累积了多少负面情绪,每天回到家都会得到及时的放松和倾泻,就好像一次充电过程,然后第二天又可以能量满满地重新出发。

孩子成长的路上有那么多的险滩激流,我们既不能全全代劳养出个“巨婴“,也不能撒手不管任孩子被大浪淹没。到底怎么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不惧风浪乐观前行的“弄潮儿”,大概还需要我们这些父母终身学习并不断反思。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先从这四方面做起:

相信并让孩子也相信他/她能行

赞扬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让孩子做家务和参加那些培养责任感的活动

为孩子提供最坚定的情感支持 


参考资料:

Triumphs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Howto Raise an Adult: Break Free of the Overparenting Trap and Prepare Your Kidfor Success

https://www.nytimes.com/1981/11/10/science/work-habits-in-childhood-found-to-predict-adult-well-being.html

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04/03/parental-support

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04/03/parental-support

http://www.sakkyndig.com/psykologi/artvit/shaw2004.pdf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